金华境内的小村里,村民对外说的是金华本地方言,对内说的却是福建方言。小村道路错综复杂,甚至寻不见多数民居隐于何处。村民待人宽和,村里却有众多不成文的规定,秩序井然。200多年前,该村吴姓先祖从福建迁居在此,从此,古老的山歌也被一代代人传唱。村人日日唱山歌,为终日劳作解乏,更在代代传唱间领悟祖辈教导。日前,记者走访了安地镇山道村,为您揭开该村落百年之谜。
金华南山里的福建语系
从金华市区走金安大道进安地村,再转道上郑宅垅约20多华里便是山道村,一条溪流从旁而过,其架构类同众多中华传统村落,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绿色,村前一棵古樟,已有300年之久,村中间是一座约15米长的石墩桥,把村居分为两半,桥下一群鸭子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弋,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子。一座桥的距离仿佛把村里所有的故事都藏在了村前树后。
与别处村落不同,这里的建筑更为隐蔽。你若站在桥头看,但见一些旧宅,座落在高高低低的山上,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的泥土瓦房,新房子不多。而这山道村有村民168户,共486人,如此庞大的阵容便隐在那云深不知处。如此建筑选择大抵与村子所处的环境有关。
1942年,浙赣战役开始,驻金华的中国军队七十九师迎战侵华日军正面部队,不料此乃日军迂回之计,日军派出精锐部队迂回由武义县绕行山路进入金华南山段,并对沿途村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山道村便是受害最惨重的村落之一。村中老人回忆,当时日本兵侵入时,村民们纷纷仓皇逃往山林避难,在暗处居高临下,眼睁睁地看着美好家园葬身一片火海,数代人的辛勤积淀化为灰烬。待到日本兵撤离,全村百姓下山救火,也只留住了吴氏祠堂残破的身躯。一夜之间,侵华日军的恐怖袭击让整个村子一无所有。这也便是村中甚至无一处清代建筑的原因。
然而,村民们没有退缩,他们如先祖当年一般,白手起家,默默从南山里砍来杉木搭成支架,再在支架上铺上茅草,搭起茅草棚,当地人称之为“观音蓬”,便在故地重新有了家。而后村民建房多依山势,峰回路转,家家别院藏于半山处,村里老路不易行走,原多以鹅卵石铺就,上下行走之间常遇不规则石路段,雨天路滑,更是举步维艰。而今,新农村建设后,村里有了水泥路,依旧是层层阶梯,却平整了许多,但村民们还是多乐意走他们熟悉的老路,一来可抄近道,二来在与老路半个多世纪的磨合中,村民们早已与之培养出一番远胜外人的默契。
如今村里人多姓吴,占到总人数的70%。其他还有张姓等几姓。而在两百多年前,这里的土著住民姓记。村里人常用一种金华人听不懂的方言互相交谈。其中缘由为何?
传公元1680年前后,正是康乾盛世,然各地治安状况差距悬殊。一名吴姓福建商人赶来金华采购货品。随性游览于婺南山。只见此处小村寡民,风景秀丽,更有大片荒山可供开垦,且不比家乡土匪扰民不断,这令商人艳羡不已,便回去请了祖宗牌位、携家中两个兄弟一起迁居到了这里。这便是村里吴姓家族的三位先祖。原著记氏与之友好相处,吴姓很快于此落地生根,子孙繁衍不断。而祖辈的福建方言从此传承了下来。然山道村方言与正统福建方言相比亦有所差异,这大抵就是时光的作为了吧。
2010年,吴氏山道村一系第七代传人吴乾文等4人曾按族谱记载前往福建省建宁县北乡蓝田堡渠村寻祖。然数百年过去,古村早已不复存在。
采访间,村民吴秋桂带来了他保存的1928年所修的龙溪吴氏宗谱。吴秋桂回忆说,“文革”初期,傍晚时分,村里正在烧宗谱,他趁人不备,就从火中抢了两本出来,小心翼翼地藏在家中,一直保存到现在,成为该村唯一保存下来的两本宗谱。
据龙溪吴氏宗谱记载,三道村原村名为三道,又叫蔴铺,原住民人心敦厚,土地肥沃。据村民回忆,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三道村改名为山道村。
吴秋桂说,到目前为止,吴氏子孙已经传到第十代。
此外,吴氏先祖定居山道村后,便重拾老家的产业,培育山中野茶制成流传于今的“野山茶”,至今已恩泽第十代人。每年山道村的野山茶在各色名品茶中都是翘楚,今年还卖到了一百多元一斤。村民邓作妹告诉记者,这山茶也喜好勤快人,你若自二月初起每隔数日便去及时采摘,便可一直采到十月,若是偷懒,茶树便会很快枯老,一年内再不能制出精品细茶,“但老茶也有老茶的好处,就是味道浓,冲到第三道,茶还是香的。”四斤茶叶制一斤茶,采茶时,邓作妹还会时不时地哼上几句山歌,一来解乏,二来是“歌词讲得好”。这歌词却是祖先留予后人最大的精神道德财富。
风云变幻,山间四时
“杏花开来是春分,孝顺男女做双亲还生孝顺儿……”“妻不可嫌夫贫,夫不可嫌妻丑……”村里人都爱听也爱唱山歌,总习惯边走边哼哼,山歌代代口耳相传,先祖留予后人的精神道德标准亦得以被很好地继承。
一个有着坚实精神道德根基的村子有着众多不成文的约定,村人皆敬之,维护着小村庄永恒的秩序。山道村鲜有农耕,全村农田仅40余亩,村民们靠着11700多亩山林、60多亩茶园经营生计。为提高茶园利用率,虽村里各家都有各家的茶树,但村里人可在60亩茶园中随意采摘,但不可取走别村的一叶茶香。村里挖竹笋分大、小年,逐年更替,村人想要养好毛竹待到来年好多挣些钱,全村人便定然不会上山挖笋。
与大山数百年的相处中,村人便懂得了享受大山的恩赐,丰富平淡的生活。现举一例:村里有一种特殊的吃食——绿色豆腐。每年五月,村民们上山采来“绿豆腐叶”,洗净后用开水冲泡,再用纱布包裹,挤压出绿色汁水,而后将山里硬柴烧成的炭灰点化,汁液才能凝固,制成绿色豆腐。“这是村里人的绝活,没点技术是做不出来的。”村支书吴祝华说。
数百年,十代人,在时光流转间却是弹指一挥。村前一汪龙溪用那千年不变的滔滔水声张扬着它旺盛的青春。小村的平静与安宁让这里的人们固守家园,贪恋这一处风景独好。作为仙源湖旅游项目郑宅垅沿线的一个村落,这里常是金华市民夏季避暑的好去处,甚至有市民央求村人出租小屋,好在里面享受一个凉爽的盛夏。据村人介绍,无论春夏秋冬,山里的温度总要比山下低上至少五、六摄氏度。你若于这秋末冬初时节前往拜访,必得添些衣物,否则便会高处不胜寒。
山间四时是暴露于天底下的。方才雾雨蒙蒙,仿佛远山近水皆披珍珠薄纱,唯留路人领略这湿寒凉意。谁无清风细雨时,只等云开见日出。一瞬间阳光普照,山高水远却轮廓清晰,如此魔术般的变幻令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浑身蓬勃而出的阵阵暖意更让人对这番绝美变幻多了几分由衷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