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堂镇老火车站的对面有两间破旧的瓦房,补鞋匠吉林就住在这瓦房当中。吉林今年有五十六岁了,黑黑的脸上满是络腮胡子,看上去显得有些苍老。他的个子很矮,和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差不多高。由于小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他的腿部落下了残疾,瘦弱变形的双腿难以支撑魁梧的上半身,所以平时他很少出远门。吉林“走路”的时候是用手先握住脚踝,再借用手的力量一步一步往前挪。
吉林虽然自小残疾,但却练得一手补鞋的好手艺,来找他补鞋的人是络绎不绝。我妈就是那儿的常客。寒假的一天,妈妈心爱的一双靴子整个鞋底都掉了下来。“妈妈,整个底都掉了,根本没法穿了,扔掉算了!”我边说边捡起靴子往垃圾桶走去。“等一下,拿到吉林那儿补补看,兴许他能补好!”妈妈从我手中夺下了靴子,带着我一起去了蒋堂。
我们来到了吉林家,其中不足五平方米的泥土房就是他的“工作室”,里面堆满了等待修补的鞋子。吉林胸前系着一条深蓝色的围裙,正坐在一张小凳上专心地缝补着。
“吉林,帮我看看这鞋还能不能补啊?”妈妈满怀希望地问道。吉林拿起妈妈的鞋子瞧了瞧,有把握地说:“能补!缝一下就可以了!”只见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锉刀,在鞋底的侧面划进一条细细的缝隙,接着把鞋面按原来的位置摆放好,再用穿了线的一枚针把鞋面和鞋底进行缝合。他每缝一针,都把针脚巧妙地隐藏在预先划好的缝隙中,从鞋子的外面看,根本看不出缝补的痕迹。尽管那天天气寒冷,但是他的右手却在鞋子的周围灵活地来回转动着。他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仿佛在他的眼里这双靴子已不单单是靴子,而是一件什么珍贵的艺术品似的。
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左右,吉林终于很细致地打完了最后一个结,并小心地剪断了线头:“补好了,你穿起来试一试!哪里感觉不舒服的话,再帮你改一改!”妈妈穿上补好的靴来来回回走了几趟,乐得合不拢嘴:“真舒服!不用改了,很好!”当妈妈接过吉林找回的零钱时,我才发现他的那双手由于帮人补鞋沾满了污渍,长满了冻疮,五个手指显得特别的短。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和我讲了许多吉林的故事。我被他的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所震撼了:一个残疾人能够凭借双手自己养活自己,并能乐观快乐地面对生活,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补鞋匠——吉林,已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指导老师:刘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