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蜿蜒青湿的鹅卵石小道,倘佯在静谧的江南古村老巷中,步入了一间不怎么起眼的古宅,在旧陋的院落里看见它,这株已有120多年树龄的黄杨木,树高两米左右,碗口粗的树干,树冠直径三四米,枝繁叶茂,如同一把碧绿的遮阳伞。“如此巨大的黄杨木,我们还是很少见到。”游客见了个个都赞不绝口。
关于黄杨木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李渔称其君子之风,喻为“木中君子”。在他的《闲情偶寄》更是记有“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无限之命也。”其实这种说法在其它一些书中也有提及,比如苏轼就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博物要论》中更是提到曾有人做过测试,称闰年黄杨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在《酉阳杂俎》对黄杨木的采伐还有如下记载:“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这些说法多少给黄杨木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但是这些也说明了黄杨木生长的缓慢。
而寺平古村的这株黄杨木还有个奇特的传说。它的来历是一百二十多年前,当年蔡元升的太太公在丽水地区云和县为官时,当地百姓送他两株黄杨木,根据树形取名龙木和凤木,龙木代表太太公,凤木代表太太婆。两株黄杨木都种在寺平老家的院子里,经过精心的呵护,龙凤木长势很好。过了几年,太太公过世,晚辈们由于忙着丧事,忘记给龙凤木“戴孝”。过了不久,龙木也随主人魂归西去,一家人后悔不已。从此,一家人就对凤木疼爱有加,精心呵护,使凤木长势更好。又过了若干年,当九十多岁的太太婆过世时,一家人接受了龙木的教训,首先就给凤木“戴孝”,才使得凤木枝繁叶茂。这些当然只是传说,现在凡见到凤木的游客无不称赞,还有的游客愿出5万元10万元的高价要买凤木,但都被蔡元升一家拒绝。
后人有诗云:“祖先为官在云和,百姓赠送黄杨木。一龙一凤成双配,现存凤木不见龙。”失去了龙木实在让人惋惜。如果你有机会去寺平古村,不妨去看一下这株传奇的黄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