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了“五水共治”决策: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并明确提出,要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为此,浙江在线特别策划推出最美河边人系列主题报道,用文字记录那些与水有关的点滴故事,用镜头展示人水和谐的秀美画卷。浙江在线特别策划《寻找最美河边人》,我区乾西乡湖头村党支部书记陈加平入选,并在浙江在线首页刊发。现转载该文以飨读者。
“垃圾湖”变身“清水塘” “臭水沟”将成“荷花池”
西湖边,村妇们挽起衣袖俯身洗衣,湖面碧波荡漾,拨乱了柳树的倒影。此西湖并非杭州西湖,而是金华婺城区乾西乡湖头村的西湖。
“现在才敢来,以前哪会来,湖边臭都臭死了。”村民陈耀济说,西湖水变干净了,这都要感谢陈加平。
陈加平是湖头村的村支书,在城乡水环境整治工作中争当“五水共治”先锋,率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完成西湖20亩淤泥清理及沿湖文化圈建设,创造了村级治水样本。
养育村人的西湖变了样多亏他给“洗了个澡”
湖头村是婺城区西部最大的村庄,一共有1050户2700多人。位于村中央的西湖,历来是村里的饮用水源。80余亩的西湖水面,养育着历代湖头村人,上游喝水,中游洗菜洗衣,下游洗马桶灌溉。
改革开放以后,湖头村有了自来水,外来人口也增加了,可是西湖却逐渐成了垃圾场、排污湖。“湖里垃圾乱堆,一股恶臭,别说喝水洗菜了,连洗手都不敢。”
陈加平意识到,西湖迫切需要“洗澡”了。
2010年,陈加平在村民支持下完成了上游农田灌溉段200米的湖底清淤和堤岸加固工程。2011年,他又将整治西湖中段住宅区段列为3年创业承诺之一。
可是,要将200米长、12亩面积的“垃圾湖”变身“清水塘”,需要资金上百万元。于是,陈加平四处取经,研究宗谱里的西湖图,反复论证后确定“修旧如旧”的施工方案。
采访时,指着湖边铺设完成不久的水泥路,陈加平告诉记者,治理西湖第一步是整治周边环境,他带领村两委通过一家一家做思想工作,原来的租户已全部搬走。
西湖清淤整治成功村民们引以为豪
去年4月,西湖开始清淤。西湖的平均水位有2.5米,淤泥很厚,作业难度非常大。一开始,施工人员只能半人工半机械施工,进度相当缓慢。几经努力,清淤工作终于完成,5吨的大货车,总共运了500车。
清淤完成后,两侧古老的青石驳坎重新出现,但也有部分青石驳坎坍塌。“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陈加平决定为青石驳坎加固,增加了厚厚一层水泥底座,然后进行修复。
为确保施工质量,陈加平每天到现场查看3次以上,过度劳累导致他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疼痛难忍,只能驼着背走一段,歇一歇。到去年底10月底,西湖中段整治全面完成。
如今,湖岸边建起了休闲广场、文化礼堂大舞台和文化长廊,形成“景观式文化圈”。西湖又成为了湖头村人的“信息中心”。每天晚上,村民们吃完饭,就绕着湖边散散步,聊聊闲话。
“外村的人说起我们西湖,都说环境搞得真好啊,我们很自豪的。”村民陈耀济说。
现在,西湖的东南角已经拉起了网,“前几天我们在湖里种了荷花。”陈加平说。过不了多久,西湖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