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在中秋月下的思念。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是苏轼在中秋月下的愁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这是杜甫在中秋月下的无奈……

【金华是个包容的城市】

       金华自古尚礼。传说早在宋时,每逢中秋,永康一带就有画饼祭月神的习俗。古婺大地不长麦子,却是鱼米之乡。古婺先民就将米粉蒸熟,众人合力擀出个一人多高的白色圆饼,竖立供于堂前。随后即有族中长者在上面画上族人的美好祈愿。几番祭拜之后,大圆饼被切开,族中人悉数分食,接受赐福。礼俗不再,故事里的“画饼”经现代化改良,成了红遍金华市民微信朋友圈的“婺式”月饼,五仁馅儿、芝麻馅儿、火腿馅儿、巧克力馅儿……各种口味应有尽有。婺城区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徐家兴还通过淘宝等渠道将它推向了全国。

【故乡仿佛成了他乡,他乡却在不经意间成了故乡】

      这座曾经与她毫无瓜葛的城市,留下了太多她此生都无法割舍的东西。她在这里初探社会,结交挚友,安了小窝,遇见爱人,如今又有了可爱的小女儿。这座城市承载了她人生最重要的内容。如今,王慧只愿在这座不大不小的城市,守护女儿小爱心健康快乐地长大。女儿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她要陪伴她过每一个圆满的中秋节。

【也在这里有了放不下的牵挂】

      佛山是故乡,金华是家乡。无论身在何处,心头的乡愁总是挥之不去。他久居金华,却总在卯足了劲儿地寻找“广东味”,到澳门十五茶餐厅点名让老板开小灶做清蒸的鲈鱼,到一百二楼吃正宗的粤式肠粉……每年的清明,他坚持携妻子回到佛山,虔诚祭扫,却终究还是选择回到金华。

【她选择守护在金华的小团圆】

       每逢中秋,重庆总有厚皮果脯馅儿的传统京式月饼,但最让李秀花垂涎的还是街上卖的“冰薄月饼”。这种月饼没有馅儿,所有甜蜜都被拌进面里,擀成薄薄的一层,上面撒满了白色的芝麻,放进炉里烤得喷香,然后一张叠着一张累成一大摞,被街坊邻居一圆筒一圆筒地提回家去。然而,小时候,除了这口好吃的,李秀花是个“过节盲”,对故乡的中秋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因为“那时候一家人每天都在一起,每天都是团圆节”。

【这个洞庭湖畔的小家庭在婺江相聚】

      张必强和妻子都是湖南岳阳人,说起老家的中秋节,夫妻俩相视一笑,拿手比划着:“我们老家的月饼都这么大。”每到中秋,全家人围在一起,像切蛋糕一样切开大如脸盆的月饼,里头馅儿是冰糖、红枣、花生。然后,再赶往外婆家,和舅舅、阿姨一家吃着外婆做的家常菜。饭后,是过年过节里固定不变的娱乐项目“歪胡子”纸牌,不在乎赢输,重要的是兄弟姐妹间打着趣儿互相“吐槽”。“其实我感觉我们老家的中秋习俗和婺城这边的也没差太多。”应必强思索着说到。

【婺城俨然成了他的第二故里】

       张述章是福建沙县人。在他儿时的计划经济时代,每年的中秋,家里人很多,也很齐,吃食却很少。这一天,但凡父母健在,出嫁的女儿必当携丈夫孩子一起提着月饼回娘家团圆。家乡的月饼很大,有足足八寸,两个就能装一提,月饼用土黄色的纸包着,用稻草绳系着,古色古香。月饼外面撒着芝麻,里面包着红糖。一个大月饼,掰开了一家人分着吃。家里有兄弟姐妹六个,长辈们总说不爱吃,让小孩子们多吃一点。父亲虽是个农民,得了空总爱刻刻画画,中秋月下,他总在给村人制印,偶尔也玩玩木雕。后来,改革开放,村里人一波接着一波往外跑,极少有回来的,他就在想,或许,别处还有个故乡。

【共话故里风俗事,新朋似旧友】

       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西操场上,耀眼的迷彩服在阳光下开成一簇簇的绿色军花。这届大一新生多在1998年和1999年出生。最后一批“90后”已悄然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在这里过第一个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中秋节。